發布時間:2023年03月03日 16: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仰韶文化,是中國分布范圍最廣的考古學文化之一。彩陶是仰韶文化最鮮明的特征。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顧萬發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稱,建議加強仰韶文化與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關聯性研究。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文物局局長 顧萬發
放眼整個中國,我們會發現陜西、山西、河南為中心的地帶是仰韶文化分布的核心區,尤其到了中晚期,中期偏晚到晚期這個階段,鄭、洛地區反而成了當時的核心,或者說是重要的代表性的核心。
【解說】河南三門峽仰韶村遺址是仰韶文化命名地,雙槐樹遺址是黃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少有的高規格都邑性中心聚落,被稱為“河洛古國”。
【解說】主持鄭州雙槐樹遺址考古發掘、發現“河洛古國”的顧萬發,長期參與或主持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等考古項目,其對仰韶文化有多年的田野工作和研究,對仰韶文化中代表性的彩陶有諸多成果。
【解說】顧萬發介紹,在連接中西方的“絲綢之路”之前,還有很多文化之路,其中一條便是彩陶之路,歐洲羅馬尼亞等地的文化和中國的仰韶文化有非常密切的聯系。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組建了一支考古隊,在羅馬尼亞進行考古發掘,主要目的即是探究上述這條“彩陶之路”的內涵。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文物局局長 顧萬發
歐洲很有名的(羅馬尼亞等地出現的特里波利耶-庫庫泰尼文化),它和我們中國的仰韶文化就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我們通過到歐洲這些文化的核心區域進行發掘,也是希望能夠真正地研究一下,在“絲綢之路”之前這樣一條重要的彩陶之路到底有哪些具體內涵?
【解說】顧萬發稱,仰韶文化已有不少中華文明早期要素出現,仰韶文化中晚期則是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黃金階段。他認為,若能把地處黃河中游、時間跨度2000年,與周邊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等有重要聯系和參照的仰韶文化與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這一重大問題加強關聯性研究,可能會大幅度推動中華文明起源、形成、古國互動等諸多重大問題的研究。因此,建議成立一個國家級仰韶文化與中華文明起源研究機構。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文物局局長 顧萬發
現在從全國范圍來看,仰韶文化的研究雖然有很多學者在從事,但是缺少一個這種整合型的大團隊作戰,聯合攻堅的這樣一個機制。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們向國家向有關部門提出這樣一個建議,能夠在良好運行機制的基礎上,成立一家仰韶文化與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心,或者成立一個高等研究院,按照最先進的學術機制(設置)。
【解說】談及在何地成立這個國家級研究機構?顧萬發稱,豐富的仰韶文化資源和基礎學術科研條件是重要因素。而鄭州處于黃河中下游交匯處,是“河洛古國”的核心范疇,又是仰韶文化與大汶口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嶺文化的重要交流區域。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鄭州市文物局局長 顧萬發
在鄭州成立一家國家級的研究中心,我相信一定能夠不辜負大家的期望。
李超慶 楊大勇 河南報道
責任編輯:【吉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