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video id="t3lrf"></video>
      <video id="t3lrf"><small id="t3lrf"></small></video>
      <wbr id="t3lrf"></wbr>
      <video id="t3lrf"></video>
      <wbr id="t3lrf"><small id="t3lrf"></small></wbr>
      1. 帶著“石頭”搬遷 戈壁灘上“雕刻”致富路

        分享到:

        帶著“石頭”搬遷 戈壁灘上“雕刻”致富路

        2023年03月03日 14: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大字體
        小字體
        分享到:
        帶著“石頭”搬遷戈壁灘上“雕刻”致富路
        圖為杜瑞天在雕刻洮硯。(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蘭州3月3日電 (劉瀟)近年來,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文化產業愈發受到重視。日前,國家鄉村振興局公示了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甘肅省酒泉市瓜州縣洮河綠石硯入選。

          走進瓜州縣廣至藏族鄉洮硯村,酒泉市洮硯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杜瑞天正在雕刻洮硯。

          “我原本是甘肅甘南州居民,2008年,隨著九甸峽庫區蓄水,我們搬遷到了瓜州縣?!卑徇w當天,每家每戶的車里都裝著“石頭”。據杜瑞天介紹,洮硯選材范圍有限,最好的石料產于甘肅省甘南州卓尼縣洮硯鎮,因此,他們都帶著“石頭”搬遷。

          剛到瓜州,被選為村主任的杜瑞天一刻也不得閑,他自籌資金辦起了洮硯加工廠,為有洮硯雕刻手藝的村民提供便利,使洮硯文化在瓜州得到傳承和發展,拓展村民致富渠道。

          杜瑞天說,剛搬來時,村子的名字還是數字編號,因為大部分村民都從事洮硯產業,2009年,村子被命名為洮硯村。

          之后,杜瑞天創辦個人藝術工作室,有效利用洮硯雕刻、石材加工等傳統手工藝資源,把有相關手藝的村民納入工作室,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此外,他與村民創作的洮硯作品還多次獲獎,為全鄉贏得榮譽,廣至藏族鄉也成為遠近聞名的“洮硯之鄉”。

          “近幾年,我們還和敦煌研究院有合作,已經組織了200余人去敦煌觀摩與學習?!倍湃鹛煺f,以前也雕刻過壁畫圖案的洮硯,但都是按照書本上的圖案進行臨摹,書上什么樣,他就雕刻成什么樣,對圖案的含義并不了解。

        圖為杜瑞天雕刻的洮硯。(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圖為杜瑞天雕刻的洮硯。(資料圖) 受訪者供圖

          如今,杜瑞天已經多次赴敦煌莫高窟參觀。他說,只有到了莫高窟,才能感受到壁畫所承載的歷史價值與文化底蘊。在講解員講解下,他才理解每幅壁畫的故事與含義。

          觀摩學習后,杜瑞天將洮硯與敦煌文化融合起來,先后雕刻飛天系列洮硯旅游紀念品1000余套。

          “與敦煌研究院的合作,還讓我意識到,文化會賦予作品靈魂?!倍湃鹛煺f,接下來,他會“惡補”文化知識,讓洮硯“活”起來。

          現在,杜瑞天時常會進校園,開啟洮硯課程,讓孩子們在學習中體會洮硯的獨特魅力,從小培養對傳統藝術的興趣,努力將洮硯制作技藝傳承下去。

          洮河綠石硯,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山西澄泥硯齊名,并稱中國四大名硯。洮硯以其石色碧綠、質堅而細、發墨快而不損毫、儲墨久而不干涸的特點飲譽海內外,歷來為文人墨客的瑰寶。(完)

        【編輯:錢姣姣】
        發表評論 文明上網理性發言,請遵守新聞評論服務協議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評論

        頂部

        男女性高爱高清视频
        1. <video id="t3lrf"></video>
          <video id="t3lrf"><small id="t3lrf"></small></video>
          <wbr id="t3lrf"></wbr>
          <video id="t3lrf"></video>
          <wbr id="t3lrf"><small id="t3lrf"></small></w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