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聲音)政協委員談“文字失語”現象:年輕人要避免養成網絡依賴
中新社北京3月4日電 (記者 袁秀月)“一個人如果很早就沉溺于這樣的語言使用方式,可能出現‘文字失語’‘表達失語’的情況?!比珖f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王燦龍4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及網絡時代的一種新現象。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發展,語言文字的使用進入前所未有的活躍期,網絡用語勃興,新異的表達形式層出不窮。
“雖然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終端的普及客觀上造成人們使用語言文字的機會大為增加,但是,無論是閱讀還是寫作,大多是零散的、即時的,碎片化和電子化問題比較嚴重?!蓖鯛N龍表示。
其中,較為突出的是很多年輕人出現“文字失語癥”,即依賴網絡用語進行交流,致使正常的表達能力弱化。有網友舉例稱,找不到形容詞,萬物皆可“yyds”。
“長此以往,不利于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也影響學習和工作?!痹谕鯛N龍看來,這種現象尤為需要注意。
他認為,針對“文字失語”,年輕人要避免養成網絡依賴,尤其對學生而言,最初的閱讀和寫作訓練要全面系統、科學規范,練就扎實的基本功,不能一開始就依賴互聯網和手機等智能終端。
“家長和學校要切實負起責任,正確引導孩子使用互聯網和手機,而且有必要加以適當控制,互聯網和手機占用的時間多了,系統性閱讀和寫作的時間就少了?!蓖鯛N龍表示,對于走出校門的年輕人來說,避免網絡沉溺和依賴,則主要靠自律。
王燦龍長期關注大學語文教育,今年全國人代會,他提出建議,完善大學語文課程制度建設,提升大學畢業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用能力。
在他看來,忽視大學語文課程教學對學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會造成學生在大學階段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載體的閱讀鑒賞、口語表達、書面寫作等的系統性訓練缺位。最突出的表現是一些大學畢業生的母語應用能力,尤其是寫作表達能力嚴重不足。
“比如一些學生的畢業論文難以做到思路清晰、邏輯嚴密、層次清楚、語言曉暢,嚴重者甚至文理不通,表義混亂,這種情況在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中也不鮮見?!蓖鯛N龍說。
他建議,成立大學語文教學指導委員會,以保證有專業的權威組織和力量對大學語文的教研活動進行指導和監管。建議學校設置獨立的大學語文教學單位,配備專職的大學語文教師和管理人員。
此外,還要調動大學語文教師的積極性,允許根據學校和專業情況調整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按需配送。同時,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大學語文學習的目標要求,讓學生既有內生動力,也有外在壓力。(完)

- 專題:2023全國兩會
相關新聞
社會新聞精選:
- 2023年11月08日 03:07:30
- 2023年11月08日 02:28:45
- 2023年11月08日 01:06:40
- 2023年11月07日 21:12:33
- 2023年11月07日 18:00:59
- 2023年11月07日 17:25:15
- 2023年11月07日 16:16:49
- 2023年11月07日 14:49:43
- 2023年11月07日 14:10:43
- 2023年11月07日 13:35:18